“非唱不可”復賽選手Irene:渴望用聲音傳遞能量
【前言】
一些人唱歌,是為了幫自己放松心情、排解壓力;而另一些人,則渴望用自己的歌聲,為所有人加油打氣。Irene就是后一種類型。雖然“非唱不可”的競爭非常激烈,但她仍憑自己充滿爆發(fā)力的嗓音征服了聽眾們挑剔的耳朵。本期《滬江專訪》帶你走進復賽選手Irene的世界,看看她是如何用自己的歌聲影響身邊的人。
比賽選歌思考多
談起與“非唱不可”的結緣,Irene說自己閑暇之余,就喜歡宅在家關起門來錄歌,然后發(fā)到翻唱論壇與網(wǎng)友們交流。無意之間看到“非唱不可”的宣傳,就琢磨著試一試,沒想到還真進了復賽。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,就取得了這么好的成績,這讓Irene感到非常振奮。
雖然私下翻唱過很多不同風格的歌曲,但參加正式比賽,選歌方面Irene也有諸多考慮。思索再三,她意識到,歌曲旋律所傳達出的能量才是最重要的。只有聽歌的人被歌曲所觸動,唱歌的人才能算是成功。于是初賽時她選擇了一首歡快的、節(jié)奏感十足的歌曲《Domino》(戳此去聽>>)。她說,“唱這樣的歌,哪怕唱得不那么出色,但歌曲旋律輕快明朗,一樣能帶給聽者好的心情?!庇酶枨鷣韨鬟f正能量,也成了她參賽的目標之一。進入復賽,她挑選了P!nk的《Perfect》(戳此去聽>>)來演出。勵志的歌詞從Irene的口中深情地唱出,每位聽者都能從中汲取到無限的力量。歌聲中的那份堅定和破繭而出的魄力,也正是她自己的寫照。唱歌是自己從小的夢想,在翻唱論壇上傳作品只是“小打小鬧”,而參加“非唱不可”才是真正向夢想跨越了一大步。哪怕止步復賽,哪怕身邊些許非議,都沒有讓她停下腳步。正如《Perfect》這首歌中的歌詞所唱,“Mistreated,misplaced,misunderstood.Miss no way it's all good, it didn't slow me down.”(被虐待,被錯位,被誤解,被認為是“一事無成”這些都沒有減慢我的步伐。)
Irene說,初賽和復賽選的歌都是需要“爆發(fā)”的歌曲,也代表了自己渴望突破、渴望改變的心情,希望可以撫慰那些擁有同樣心境的人。
?
參加比賽收獲大
Irene在接到進入復賽的通知電話時“非常意外,還以為是推銷的呢。”雖然參賽前還很有信心,但由于這一屆“非唱不可”參賽選手的年齡都普遍偏小,其中甚至不乏高中生、初中生, 27歲的Irene頗感“亞歷山大”,一度失去信心,覺得自己“沒戲了”。不過她也及時調整了心態(tài),細細去聆聽其它選手的聲音。同賽區(qū)的lyte2就讓她印象深刻,尤其是復賽時那首混搭《I'm yours X fearless》(戳此去聽>>)更讓Irene覺得“充滿靈氣”。慢慢的,她和其他選手的交流越來越多,大家對音樂的執(zhí)著和熱愛也讓她放輕松了不少,“就當自己是來‘打醬油’的,只要有人能聽到我的歌聲我就滿足了。”?
“非唱不可”的確讓Irene收獲不少。首先就是進入復賽,她覺得這是對她翻唱的一種肯定,一種鼓勵;其次,得到這么多人的支持,讓她信心倍增;除此之外,認識了很多和自己抱有同樣想法的選手,大家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的火花也讓她感到非常激動。
學習英語樂趣足
兩年前,Irene第一次來到滬江,就被豐富的語言學習資料吸引。因為喜歡唱英文歌,所以也經(jīng)常來滬江找一些英語學習資料,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,尤其是英語發(fā)音方面的相關內容,在滬江學習,枯燥的內容也能變得樂趣多多。
在Irene看來,唱英文歌和學習英語是相輔相成的。自己因為愛唱英文歌,所以專門去搜英語資料來學習,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;反之,慢慢提高的英語水平也令自己的翻唱更加完美。除了英文歌,一些國外的選秀節(jié)目也是她的最愛,比如《The Voice》(美國之聲)。她覺得看這樣的節(jié)目一方面可以聽到一些沒聽過的歌曲,積累自己的“曲庫”;另一方面評委對選手的點評,她也可 “取其精華”,為自己所用;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節(jié)目時不知不覺就學會了很多英語的俚語和句式。
雖然遺憾止步復賽,但Irene心態(tài)平和,能夠收獲這么多支持,結交這么多朋友,已經(jīng)非常滿足了。最重要的是,自己邁出了實現(xiàn)夢想的那一步。她說,27歲這個年齡,很多人已經(jīng)有了穩(wěn)定的工作、穩(wěn)定的家庭,也許不會再有時間為夢想而努力了。但自己會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,希望用自己的歌聲,感染更多的人。
更多“非唱不可”參賽好歌推薦,請關注新浪微博“@滬江網(wǎng)非唱不可”。